党的基本知识

作者: 时间:2004-06-20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1、党的性质是什么?

党的性质就是一个政党本身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和与其它阶级的政党、社会组织、群众团体质的区别性。这种质的规定性和区别性,从根本上讲,就是政党的阶级性。

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建立的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性质概述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科学地表述了党的基本性质和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党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简明扼要的表述,鲜明地概括了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根本宗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由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的。所谓阶级性,是指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它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具有这个阶级的特性,最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最富于革命彻底性。所谓先进性,是指党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的;是按先进的组织制度建立的,具有严格纪律的整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最有觉悟的先锋队,具有革命的先进性。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因而能掌握社会发展规律,制定正确的纲领策略,引导人民群众进行正确的革命斗争。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工人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它能够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发挥先锋队的作用。

第三,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有组织的队伍。因此,它能够用组织和行动的一致来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使党具有坚强的战斗力;保持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地发挥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作用。

第四,我们党之所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还因为党的组织和党员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他们坚定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努力工作,富有进取和开拓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先锋队的性质。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性。在旧中国,我国工人阶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它同大工业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锤炼了高度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和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新中国成立前,由于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它还具有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和富于革命的坚决性、彻底性;分布比较集中;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等特点。这些特点便于中国工人阶级与广大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使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中国共产党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壮大起来的,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性质,坚定不移地代表着工人阶级的意志。

第二,建国后,我国工人阶级的状况虽然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其阶级本质和特征没有变。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在经济上由不占有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者,变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在政治上由被剥削被压迫阶级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以后,虽然它的受压迫受剥削的一面已不复存在,但作为同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个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以及由此产生的最先进、最有远见、最大公无私、最守纪律的特点仍然还存在。而且,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工人阶级愈来愈发展壮大。工人阶级的范围更加广泛,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大批农民从工从商,也在壮大着工人阶级的队伍。他们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再次,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依然存在,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远远没有完成。工人阶级肩负着彻底消灭阶级、剥削、压迫,铲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工人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工人阶级要努力建立一个高度繁荣、民主、文明的社会,为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准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和文化还比较落后。工人阶级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还要进行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斗争。因此,只要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还没有完成,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不能宣告结束,就一刻也不能改变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综上,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社会中同现代化大工业紧密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是党和国家政权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维护安定团结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共产党必须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4、为什么说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

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列宁也指出: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党同工人阶级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组织,而不是工人阶级的一般阶级组织。如果把党降低到普通工人群众的水平实际上就是降低了党的先进性。我们党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党员的先进性,集合了一大批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并不是说其他阶级出身的具备党员条件的人不能入党,也不是说吸收这些人入党就改变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员的社会出身,并不是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列宁说过:一个党不是真正的工人阶级政党,不仅要看它是不是由工人组成的,而且要看是谁领导它以及它的行动和政治策略的内容如何。只有根据后者,才能确定这个党是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历史经验证明,列宁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只要一个党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工人阶级的立场,一切从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符合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纲领和路线,即使党内的工人成分不占多数,也可以建设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正是这样,尽管农民出身的党员较多,但党的指导思想、纲领和路线,都是忠实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所以党始终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同时,我们党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条件吸收党员,并注重党内的思想教育,强调在解决组织入党的同时,努力解决思想入党的问题,不仅注重发展工人的中的先进分子入党,而且其他阶级出身的具备了共产党员条件的人同样可以入党。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其他阶级中一些人参加到工人运动中来是不可避免的,但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了不少非工人阶级出身的同志入党。由于这部分同志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抛弃了原来的阶级立场,拥护党的纲领和路线,具备了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的条件,并且经过了严格的考察和考验,所以我们党并没有改革其先进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那种因党内非工人出身的党员数量大,而产生怀疑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看法,是因为没有全面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这种看法也是不符合我们党的建设的实际情况的。

当然,也要指出,由于我们党内非工人阶级出身的党员多,加重了党内教育的任务。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也要更注意在工人特别是产业工人中吸收优秀分子入党。不论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还是其他人要求入党。都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意思想改造,坚持不懈地同非无产阶级思想斗争,真正树立无产阶级的立场和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锻炼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5、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十分严整和科学的世界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党具有先进性的重要因素。

第二,一个政党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作指导,不仅关系着这个政党的性质,也关系着它和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前途和命运。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它十分重视思想理论的作用并自觉地以先进思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个特点,是由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它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工人阶级正是在先进理论指导下才真正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历史责任,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工人运动也从而由自在的阶段进入自为的阶段。在创建工人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理论上阐明了工人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纪律和作风等问题,并同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潮进行斗争,为工人阶级的政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关键就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邓小平同志更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思想理论建设的实质,就是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党员,增强党员克服和抵御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蚀的能力,牢固地树立起无产阶级世界观。我们党在各个革命时期,特别是党的任务发生转变时期,都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十分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统一全党思想。正是这样,我们党才保持了先进性和纯洁性,才不断发展壮大,才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并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革命和建设中,即使出现失误,由于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也能够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纠正错误,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6、什么是党的民主集中制?为什么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章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了这样的概括:“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实行这种制度,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那么,为什么我们党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呢?这是因为:第一,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组织制度,它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它是党完成自己历史使命的根本组织保证;第二,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把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党成为一支组织严密、行动一致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第三,只有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中全党的智慧,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完成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7、民主集中制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

实践证明,民主集中制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它有利于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有利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发生失误也能得到有效的纠正。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制度;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必须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反对违背和否定这一制度的各种错误倾向,防止个人专断和极端民主化。

那么,如何贯彻民主集中制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要以实现党的纲领为目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鼓励党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讲真话。从党的中央委员会到每一个支部,从领导机关的决策到在党的会议和党的报刊上参加政策问题的讨论,从党内选举到对领导干部进行评议、监督,都要充分发扬民主。

第二,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坚持群众路线,多听取群众意见,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发扬民主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来自基层和实践的丰富经验。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包括反对意见。党的上级组织作出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决定,要多听取下级组织的意见。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实现决策科学化。

第三,发扬党内民主必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民主权利。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为此,一定要把党的方针、政策、指示、决议,及时传达给下级党组织和党员;一些重要事情应该在党内先讨论,让党员早知道;要制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使党员的各项权利不受侵犯。

第四,要加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和集中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没有民主,就没有正确的统一。没有集中,就不能形成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形成全党的统一意志。

第五,要按照党章的规定做到“四个服从”,这就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在当前,全党服从中央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维护中央的权威,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才能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逐步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

8、为什么说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我们所以说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是因为: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正确地反映了党内的各种关系,规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以及领导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从而使党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成为一个有机的、富于战斗力的有组织的整体。

民主集中制原则包括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两个方面的结合。讲民主不能离开集中,讲集中也不能离开民主。党内集中必须以民主为基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行正确的集中,以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党内民主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受党章和党的纪律约束的、有领导的民主,不是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状态,把二者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都会妨害和破坏党的组织的巩固和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大系统。只有把全党基层组织和党员,按照合理的结构加以组合,才能获得最佳的整体效能。因为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党的思想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同时,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纪律,保证全党在组织上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才能使党成为有战斗力的坚强整体,能够在各种极其复杂的条件下和恶劣的环境中,保证党的纲领和政治任务的实现。

实践证明,只有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正确领导,党才能保持团结和行动一致,成为一股不可分割的具有强大生机的力量。党是一个有着统一纲领、按照党章自愿组成的联合体,如果没有民主基础上的正确、及时有效的集中,党就会涣散下去,成为一般散沙;如果党内不充分发扬民主,就不会有正确的集中,什么问题也难以得到真正的解决。只有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地调节处理党内的各种矛盾和各种关系,才能建立起正常的党内生活秩序,使党既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只有真正把党建立在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把党的高度的组织性、统一性同党的各种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全党积极性,才能在党的内部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党成为坚不可摧的中流砥柱。

总之,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不仅关系到党的兴衰,而且关系到党的存亡。

9、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总结我们党的经验,正确实行民主集中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10、怎样理解“四个服从”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四个服从”是指党章中规定的:“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四个服从”是对我们党内生活秩序的总概括,是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

首先,要求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这是处理党员个人和党的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每个党员都要自觉地把个人置于党的组织之中和领导之下,党员个人必须服从组织的决定,贯彻执行党的决定,积极完成党的任务,不能合乎自己心意的就执行,不合自己心意的就不执行。每个党员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组织监督,不能脱离组织自由行动,不能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或拒绝党组织监督的特殊党员。

其次,党内一切问题的决定,都要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和普通党员一样,只有一票的权利,不能以个人或少数人的意见代替或否决大多数人的意见。少数人在自己的意见被否决之后,除必要时可以在下次会议上提出讨论或保留意见外,不得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示。在这个前提下,要尊重少数人的意见,允许少数人保留不同意见,以便由以后的实践再检验它是否正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能在党组织要就某一问题作出决定而大家的意见不完全一致时,能及时作出决定,统一大家的行动,以形成一种有组织的力量。

再次,下级组织必须服从上级组织,这是处理党的下级组织和党的上级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作为党的下级组织必须服从上级组织的决议,向上级组织报告工作,其决议也不得与上级组织的决议相抵触。对于上级组织的指示,党的下级组织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如果情况特殊需要变通处理的,事先要得到上级同意,对于在紧急情况下需要下级立即作出决定的,事后也要向上级报告,请求批准。

最后,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是处理全党各个组织和党中央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是保证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一致,成为一个统一的战斗整体的首要条件。这里,全党服从中央,是指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而不是服从某个人。其含义是:全体党员、全党各个组织(包括党的最高领导人、党的中央组织)都要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决定;服从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而不能各行其是,不能修改或否定作为全党意志体现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决议。

“四个服从“,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的核心是全党服从中央,它的基础是少数服从多数。党的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只有自觉坚持和维护“四个服从”,才能使党生产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使每一个党员和党组织的每一局部都作为合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更快地推向前进。

1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决定了党必然是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从阶级性上看,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同各族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共产党所领导的运动,都是为各族人民谋利益的运动。从先进性上看,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始终代表着运动的方向。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有各自的阶级局限性,只有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才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第二,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奋斗目标。这个最终目标,从根本上、长远上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最高利益,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

第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并经常告诫党员和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外,在民族政策上,我们党特别重视致力于改善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并取得很大成就。各地党组织,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谋利益,办好事,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尽快地把各民族地区建设成为团结、富裕、文明的地区。这充分说明,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第四,党制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体现了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这正如党章总纲中指出的那样:“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亲密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我们党的历史就是忠实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这都是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12、为什么说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最基本的原因是: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工人阶级的最高利益和最高理想,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历史进程,既是工人阶级自身解放的过程,也是一切劳动阶级解放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讲到工人阶级解放的条件时指出,工人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和压迫、解放全人类,就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工人阶级所代表的社会利益,也就是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这种根本利益的一致,决定了工人阶级的运动必然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领导这个运动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也就是为谋求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存在和活动的,它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私利。

在我们国家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虽然他们在旧社会也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由于他们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分散的、落后的,是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日益分化的,因而没有自己独立的政党,提不出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主张。同样,中国的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提不出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主张。民族资产阶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要求的一面,但他们又有剥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一面,也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唯有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和组织纪律性的工人阶级及其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各族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在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工人阶级已经成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广大农民仍是它的巩固的同盟者。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原来那些阶级的成员绝大多数已经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种状况表明,能够忠实代表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利益的,仍然是中国共产党。

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不仅要看它的纲领,还要看它的行动,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历史也就是忠实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深入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探索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许多人身系牢狱,英勇就义。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邓中夏、彭湃、陈延年、恽代英、赵世炎、张太雷等革命先烈,就是其中的代表。在长期的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求得中国人民的解放,甘冒枪林弹雨,不惜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转战南北,戎马沙场,为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为民捐躯。据统计,全国有名可查的烈士有370余万人,仅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时期及抗日战争时期,在战场上牺牲的就达76万人,其中有32万人是共产党员。方志敏、刘志丹、黄公略、左权、杨靖宇、赵一曼等同志就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光辉典范。更多的共产党人,擦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志们的尸体,更加坚定地为人民利益继续战斗。建国以后,广大共产党员为了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利益,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各条战线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凯歌。黄继光、焦裕禄、雷锋、赵春娥、蒋筑英、罗健夫、孔繁森等同志就是其中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共产党员带头解放思想,积极站到改革开放的前列,在各自的岗位上,开拓前进,大胆创新,做出显著的成绩。据统计,在近些年以来,全国总工会、农业部、人事部、国家教委等部门评优表彰活动中,涌现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等立功受奖先进人物中,共产党员占总数的82.6%,被中央军委和部队各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人员中,共产党员占96%。特别是在保卫祖国、抢险救灾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关键时刻,总有一批共产党员冲在前面,显示出共产党员忠诚的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色。

13、为什么说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一,党的根本宗旨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中,首先体现在制定纲领、路线和方针上。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我们党适应全国各族人民需要,提出并实现了这样的斗争纲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此,在建国初期,我们党适应人民的迫切要求,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八大制定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纲领,提出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规划了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蓝图,提出了国民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所有这些事实,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生动体现。

第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体现在我们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根本路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是党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经过广泛地反复地征求和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而制定出来的,因而它能够代表广大群众利益。同时,党又运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把党的正确主张贯彻到群众中去,通过宣传工作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自觉地组织起来,为实现这些利益而奋斗。

第三,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体现在我们党始终注意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方面。密切联系群众,在新的形势下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党要求党员干部和党员群众,要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要廉洁奉公,决不能以权谋私、假公济私;通过多种渠道,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例如,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走访和交谈,以及建立党员联系户、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及时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在农村要热心帮助困难户发展生产寻找致富门路,尽快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在群众有危难的时候,要同群众同甘共苦,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等等。绝大多数党员都能够认真这样去做,群众就会从党员行动中感受到党确实是为他们谋利益的。

作为要求入党的同志,也应该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践党的宗旨同自己的工作和言行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

14、为什么说党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是使党能经受住各种严峻考验,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风和廉政建设。在延安时期,党就制定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草案)》。1944年,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学习郭沫若总结李自成农民起义失败教训的著名史论《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945年7月,毛泽东在同民盟领导人黄炎培谈到共产党如何跳出由盛而衰的历史周期率时,提出了依靠民主、依靠人民监督政府,防止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在建国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再一次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建国以后,我们党在扫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保持党和国家机关清正廉洁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再告诫全党,仍然要十分重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全党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反对腐败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采取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措施也是得力的。经过全党和全国上下的一致努力,党风建设是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党内存在不正之风,怀疑党还能不能代表人民?对这个问题,必须有正确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看到,绝大多数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是好的,他们积极忠诚地为人民服务,在改革和建设表现中了很强的实干精神和创造力量。如果没有他们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艰苦奋斗,我们国家就不会取得今天如此重大的成就。应当毫不犹豫地肯定,党的主流是好的,是生机勃勃和有战斗力的。当然,党内确实存在少数党员包括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腐败变质的问题,但是,这毕竟是支流。我们既不能对党内问题视而不见,掉以轻心,也不应该以偏概全,进而怀疑党还能不能代表人民。事实上,我们党对于党内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从来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如前所述,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严正措施,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我们还要看到,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必然会反映到党内来,会有少数党员堕落成腐败分子。问题不在于会不会有腐败分子,关键要看对腐败分子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党对于那些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腐败分子,态度十分鲜明,采取坚决清除的方针,一经发现,立即处理,有多少清除多少,决不姑息养奸。从1983年至1992年底,在党内共有132.4万人受到各种党纪处分,其中30.7万人被开除党籍。这些被开除党籍的人,有的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有的贪污盗窃,腐化堕落;还有的出卖国家机密和情报。据统计,1988年至1992年,受党纪处分的省军级干部有108人,地师级干部有1277人。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我们党采取了坚决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贯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是当之无愧的。

15、怎样理解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党的核心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中国近100年的历史表明,许多革命先驱、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找到国家振兴和民族解放的出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指引中国人民找到了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在较短时间内,党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顺利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迅速恢复并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随后,党又领导全国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这期间,尽管我们走过弯路,有过失误,但是党和全国人民一道,经受了挫折的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党把社会主义建设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就是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象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规划了宏伟蓝图。党领导人民全面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革命取得胜利,而且能够领导改革和建设取得胜利。

第二,社会主义事业是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不可能自发地进行,必须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按照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有组织地进行。列宁曾经指出:“如果轻视党的领导作用,崇拜自发性,就完全等于抛弃社会主义。”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要具有这些条件,就必须有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的事业,必须把各方面的力量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共同的目标上。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人民建立自己的政府、军队、群众团体以及各级经济文化组织。为了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必须有党作为领导核心。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夺取政权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因为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革命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整个革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历史阶段,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一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所谓社会主义方向,在经济基础方面,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坚持共同富裕;在上层建筑方面,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只有坚持这两方面,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巩固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离开改革,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日臻完善和成熟,社会主义固有的优越性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要取得改革的成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三是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保持和发展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就必须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强有力的核心。

16、为什么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工作的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视察南方时指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章把这三个“是否有利于”写入总纲中,作为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工作的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这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三个“是否有利于”体现了这个任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面临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应该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发展速度。因此,既然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那么各项工作都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用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检验标准是必然的。

第二,三个“是否有利于”体现了我国增强综合国力的强烈愿望。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全部实力和在国际社会中发生影响作用的总体能力,它是国际力量对比的主要依据,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大国,但综合国力却不强,虽然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况且,增强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的“和平演变”的能力,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后盾。因此,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标准符合我国当前的现实任务和目标。

第三,三个“是否有利于”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我国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它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的。所以,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其中的一个标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四,三个“是否有利于”是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了改革开放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虽然20年来我们打破了许多僵化的旧思想和旧观念,人们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解放,然而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需要更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脑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有的同志甚至至今还用姓“社”还是姓“资”的思维方式,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有的同志认为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有的怕乱求稳,唯上是从,坐失了改革开放的良机,等等。所以,需要用三个“是否有利于”作为衡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标准,凡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大胆地干。

17、怎样理解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

党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作用是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

党的政治领导是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方向的领导,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上,为无产阶级制定并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领导,首先就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党作为执政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党同各级政权组织、经济组织、军事组织、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党的思想领导主要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加强党的理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把党的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的组织领导是指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组织制度,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培养、选拔、使用和监督党员干部。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各级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去实现党的各项工作。要实现党的组织领导,就必须按照干部“四化”方针,搞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通过各级党组织教育和管理好党员,通过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的干部的骨干作用来带动群众,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决不可能将其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党的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核心,是解决方向、道路的。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基础。组织领导是服务于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重要保证,没有党的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就不能落实。总之,党的领导只能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全面领导,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否认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党的领导的执政地位的削弱和否定。

18、为什么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章指出:“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是顺利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的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切实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同改善党的领导是辩证的统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为了解决在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改善党的领导,也正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改善党的领导,我们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基本的工作应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解决党在领导工作中经常面临而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随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党用以指导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一些计划方案、工作方式等,都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补充、完善和修正。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的,因为人们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在变革实践中所产生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也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我们党的事业发展也是这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革命任务不同,工作重点不同,党就要在新形势下,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出新的调整和补充,提出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本领,使我们这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提高领导水平,这是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党只有自觉地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地解决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作风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适应党的领导的需要,才能不断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基本路线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搞得更快更好,国家要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在全党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保证中央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集中与分散、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

普洱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版权所有